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_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开户 > 股票配资平台 > 股票十倍杠杆原理 真正爱自己的人,从来不逼自己“变好”_头脑_理想_来访者
股票十倍杠杆原理 真正爱自己的人,从来不逼自己“变好”_头脑_理想_来访者
发布日期:2025-05-06 21:26 点击次数:177
作者 | 武志红
爱自己
是去爱“身体力行”的自己
最近,徐慢慢心理话团队出了一本新书——《我喜欢这样的自己》。
上一本《抱住棒棒的自己》讲“了解自己,关怀自己”,
而这一本,则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如何真实地“爱自己”。
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学话题。
许多人的爱自己,容易陷入一个误区:
他们爱的不是真实的、当下的自己,而是头脑中构建的“理想自我”。
咨询中,我有时会被来访者的一些执念所震撼。
展开剩余87%这些执念严重地与现实不符,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幻念了。
例如,希望自己拥有无可比拟的外貌、能力和善良。
有位回避型人格的男士觉得,自己之所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,是因为自己太笨,智商太低,
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好,是因 为“人人都是司马懿,人人都是诸葛亮”。
在他的头脑里,有一个理想自我叫“人际高手”,他想爱的是这样的自己。
还有很多卓越但有强迫症的人,比如有位女士出身于富豪家庭, 拥有令人羡慕的美貌,学历也很高。
然而,她却常常感到自我厌恶,因为她意识深处认同:
如果自己不够优秀,那就不配活着。
那么,这个“理想自我”是从哪儿来的呢?
我观察到,一方面是社会或者他人对你的规范:
你应该是这样,你不能是那样。
这是很容易被看到的因素。
另一个更隐蔽的因素,是头脑看到了“更好”的可能,于是拿这个去要求自己。
这时候,你很容易会陷入一种焦虑中。
什么是真正地爱自己?
我会说,是去爱那个“身体力行”的自己,而不是那个“头脑想象” 的自己。
这个自己,或许不够优秀,但仍在努力;
这个自己,或许不够完美,但却有棱角、有血肉。
尊重这种真实性,并且活在体验里,是接纳自己的关键。
为何我们总在头脑剧场里彩排
但从未真正登台
许许多多的人,他们能精确描绘理想自我的每个像素,却始终活在自己的未完成时态。
这是因为人习惯活在“认知”的穹顶之下——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些保护。
众所周知,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。
有一件发生在多年前的事。
当时我一直想去广州的某个景点拍摄,却一直没行动。
有一天,我决定要实现这个想法,刚开始收拾时,我就听到大脑中仿佛有个担心的声音在问:
别人看到我拿着这么一堆重重的摄影器材,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?
好不容易到达景点后,我又发现现场的喷泉坏了,这时大脑中又有个声音在说:
没有喷泉会影响拍照效果吧。
各位可以看到,我总在头脑里彩排,其实是在维护我的自恋,
想让一切尽善尽美,想让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足够“正常”、足够“好”的。
但当时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后,我还是耐着性子把照片拍完了,结果意外地发现成片效果还不错。
也因此,我又对自己多了几分认可。并且,这种认可是发自内心的、深深的肯定。
可要像我这样,在感受到头脑的“全能”式自恋后,仍能让身体去行动,并不容易。
因为“全能”式自恋,会带来很高的“意志成本”,
即“我产生一个念头,就要做到完美”,
这容易让我们感到挫败,行动变得尤其困难。
这需要我们鼓起一些勇气,要像好父母那样,多鼓励、支持和呵护那个做事的自己;
并且多用身体和感官,去跟他人和世界链接。
当真的这样做之后,我们会发现:
这个做事的自己也许是有限的、笨拙的、荒唐的,但与此同时,这样的自己也是可爱的。
在“爱自己”这件事上, 体验和真实,会给你力量。
当你爱上慢慢来的自己
也就和自己构建了深度关系
徐慢慢团队的新书,名字叫作《我喜欢这样的自己》,并且在封面上有这样一句由衷的鼓励:
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允许一切慢慢来。
这本书用了18篇心理咨询的漫画,来呈现18个真实的来访者的故事。
他们都有着自己的“不完美”——
有喜欢在谈话时自我贬低的女孩,
有觉得自己太懦弱、连糟糕的婚姻都无力舍弃的中年人,
也有常见的“讨好型人格”“回避依恋者”“计划强迫症”。
在这些故事里,你会读到,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放下头脑中的“理想自我”,
来逐步接纳和爱上身体力行的自己,哪怕这个自己只能慢慢来。
在我看来,“着急”是一种负能量,但很多很多人,经常处在急切中。
我有多位来访者,都会使用“急切”这个词来描绘自己。
例如,一位来访者,她没在做什么工作,按说时间非常宽裕,但她永远都处在急切中。
哪怕只是平常走路,这种急切一样包裹着她。
她的体会是,好像真有一种外在力量,
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,可事实上这个外在力量根本不存在。
后来在咨询中她也觉知到,拿着鞭子的是她自己。
可以这么说,要求自己快、对自己着急,这是一种很残忍的暴力。
而这种暴力,又会投射到外部,影响着我们与他人、与世界的关系。
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,苛求自己的人,ta的人际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相反,如果一个人足够爱自己,足够爱还是“毛坯房”状态的自己,
并且能真实地去触碰心灵的“毛坯房”,
它有些瑕疵,有些破旧,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装修,
但ta仍然发自内心地接纳,愿意跟这么一个自己待在一起——
那么,他便有了一份能力,去爱真实的他人和世界。
这就是我经常讲的“深度关系”。
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,而若想抵达深度关系,就需要从真实开始。
邀请你一起翻开这本书,开启一段真实的爱自己之旅。
愿大家都能从真实抵达深爱!股票十倍杠杆原理
发布于:浙江省